Original publish date:Apr 15, 2004
編輯 Gene 報導
細菌結合了植物,將成為強力的生物復育環保小尖兵!植物能夠把含有污染物的地下水吸上來,讓靜待在植物體內的細菌慢慢地處置它們。
當有毒的工業用溶劑流入了土壤裡,想要把它們弄走,就要大費周張。雖然科學家早發現了能夠分解污染物的細菌,但要讓它們乖乖地待在土壤裡清除污染還是有困難的,而且許多污染物在細菌能夠分解掉它們之前,就先行落跑到地下水中。
美國紐約布魯哈汶國家實驗室的微生物學家Daniel van der Lelie和比利時林堡大學的環境生物學家Jaco Vangronsveld等人利用黃羽扇豆裝備上細菌來對付常見的污染物甲苯。甲苯是一種有機化合物,廣泛存在於油漆稀釋劑、卸指甲油的卸甲水和膠黏劑中。他們發現把一種能夠分解甲苯的細菌(Burkholderia cepacia G4)灌入羽扇豆內後,後者會長得不好。於是他們先收集了原本生長在羽扇豆內的細菌(B. cepacia L.S.2.4),讓它們和能夠分解甲苯的細菌混在一起,讓前者透過接合生殖接受後者的質粒。於是裝備上新細菌的植物就能生長在遭受污染而原本不適合居住的土壤上,從葉子揮發出去的甲苯也少了五至七成。
德州科技大學的環境毒物學家Todd Anderson指出,讓實驗室中精心栽培出的生物去對付環境中的毒物,它們未必能夠在野外有限的營養資源中勝任。可是就這個研究而言,他相信他們做出了一個良好的示範,利用植物天然共生的細菌,讓它們能夠較強壯地到野外作戰。Van der Lelie相信這個方法也能夠為大家所廣泛接受,因為使用的是天然的細菌,應用的是自然的基因傳遞方法。
原學術論文:
Barac, T. et al. Engineered endophytic bacteria improve phytoremediation of water-soluble, volatile, organic pollutants. Nature Biotechnology. Published online: 11 April 2004 | doi:10.1038/nbt960
參考來源:
- EurekAlert! (04/11/2004) — Scientists ‘beef up’ plant-dwelling bacteria to boost phyt
- ScienceNOW (04/12/2004) — Tackling Pollution With Flowers
- Scientific American (04/12/2004) — Plants Dispatched to Decontaminate Soil
相關連結:
本文版權聲明與轉載授權資訊:
- 本文採用書面授權轉載模式,詳細著作權聲明與轉載規定請見 http://sciscape.org/copyright.php。
123123123123123
123123123
123123
12222222222
Today is Monday.
I'm testing out a new plug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