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iginal publish date:Aug 12, 2004
編輯 HCC 報導
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局(NIST)啟動一個新計劃,以了解格網電腦(computer grid)系統對瞬息萬變環境的影響,確定系統容易失效的程度,同時找出能迅速偵測失效並且修復問題的方法。
1998年美國加州柏克萊大學發起的SETI@home的計畫,全世界計有超過2300萬台的個人電腦透過網際網路連接,構成一個虛擬的龐大運算資源,利用個別電腦的閒置時間運算天文數據。此即為格網計算(grid computing)應用範例,類似的格網計算應用尚包括愛滋病研究計劃、蛋白質折疊問題分析、癌症研究分析等。
格網計算技術藉著網際網路將成千上萬的電腦連接在一起,進行一個單一運算,電腦科學家得以進行以往所不能運算的問題,對基因體、工程設計與金融服務此些領域的問題能提供快速的答案。
格網初期的研發目的是進行超電腦的連結,用以計算類似氣候模擬此種極度複雜的問題,隨後格網計算的商業應用遽增。有些投資公司已經使用格網電腦進行金融市場的即時變化分析,製藥公司也開始應用格網電腦克服新藥研發所遇到的計算能力挑戰。
格網電腦系統與平行運算電腦系統有很大的差異,平行運算電腦系統的電腦叢集於單一場所,例如集中在一個實驗室裡,使用一個相同的軟體,任何時刻只進行相同的工作,所有的電腦同時開機,同時參予運算。而格網電腦系統的電腦分散於所有可能的位置,電腦的可使用時間也隨時而異,不過此舉可充費利用龐大且閒散的電腦資源。當然後者若要更有效率的完成工作,需要更好的管理。
格網電腦系統比平行電腦或超級電腦為脆弱,更容易失效。例如遭受電腦病毒的攻擊、工作負荷的突然改變、拒絕服務網路攻擊、網路中斷等等。由於商業應用的成長,所以格網系統的保護以及可靠度的保證將更為重要。
美國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局為了更清楚格網電腦系統對瞬息萬變環境的影響,確定系統容易失效的程度,同時找出能迅速偵測失效並且修復問題的方法。於2004年成立了一個新的研究計劃,將研發一套電腦模式以確認格網電腦系統容易失效的程度,並期望於明年年初即能完成此套模式。
參考來源:
- ScienceDaily: NIST Tackles Tough Problems With Reliable Computer Grids
- NIST, NIST TECH BEAT, July 30, 2004
相關連結:
本文版權聲明與轉載授權資訊:
- 本文採用書面授權轉載模式,詳細著作權聲明與轉載規定請見 http://sciscape.org/copyright.php。
123123123123123
123123123
123123
12222222222
Today is Monday.
I'm testing out a new plug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