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是人們所追求的,正因為這樣,能夠正確地理解自己本身對快樂的感受對每個人都很重要。
這位演講者介紹了兩種不同經驗快樂的自我,一種是在體會每一刻感受的自我、一種是事後回想,屬於記憶的自我;他強調分辨這兩者對快樂的不同判斷,對每一個人的快樂都很重要。他舉例,一個受了很多痛苦照結腸鏡的病人會比一個少受痛苦的病人事後覺得醫療過程比較不痛苦,只是因為在醫療過程最後段的痛苦有減輕,給他留下了一個好印象。
很多事情都像是這樣:記憶的自己會對體會的記憶作出詮釋,常常重視起伏跟結尾;而體驗經驗的自己則對每一刻作出判斷,當下會有感覺可是事後就什麼也沒有留下。很多人可以生活的很辛苦,對自己的生活卻有一個很好的記憶經驗,因為可以體會自己生活的意義;也可以有人每一刻都開心享樂,可是卻不能體會真的開心。體會兩者間的關係會是理解快樂的重要線索。
本文原發表於Scimage科學影像 演講[2010-07-09]
科技大觀園延伸閱讀:
也可以上科技大觀園搜尋「記憶」
123123123123123
123123123
123123
12222222222
Today is Monday.
I'm testing out a new plugin.